上周三,在环球人力资源智库(GHR)主办的「保驾护航,平安出海」网络研讨会中,GoGlobal 董事 Sissi Zhao 带来了《初探出海,名义雇主 EOR 如何运作?》主题分享,深度解析了在出海领域炙手可热的流行概念 EOR,以及 EOR 的运作逻辑、合规风险、使用条件与实战案例。基于 Sissi 的分享,GoGlobal 为大家整理了干货笔记,enjoy~
EOR 的全称为 Employer of Record,意为名义雇主,本质上是一种代雇佣服务,能够让出海企业在无须设立海外主体的情况下,高效合规地雇佣海外员工,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。
GoGlobal EOR 是一家全球性企业,帮助企业在全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,通过雇佣关系外包(Global Employment Outsourcing,简称 GEO)或代雇佣模式(Employer of Record,简称 EOR),在无须设立当地主体的情况下,在世界各地迅速、高效、合规地聘用当地员工。目前,GoGlobal 的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球 100+ 国家与地区,为全球 400+ 客户在全球范围内成功雇佣 2500+ 员工,助力实现高效、合规的全球化增长。
以 GoGlobal 为代表的 EOR,是出海企业、全球员工之间的桥梁,在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「黄金三角」:
- EOR 与出海企业之间为商务关系。在签署了一揽子服务协议后,EOR 能帮助出海企业在目标市场完成各项人事管理事务。从员工的入职到离职,EOR 需负责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:提供合规的劳动合同、按照当地法规发放薪资、缴纳法定福利和保险福利、预提个人所得税、劳动关系解除等等。
- EOR 与员工为劳动关系,是员工法律意义上的雇主。
- 员工实际上直接向企业汇报,并接受企业日常管理指令,但在法律意义上没有雇佣联系。
一句话总结,EOR 是受雇员工在当地市场法律意义上的雇主。员工实际上为企业提供劳动价值,但劳动关系挂靠在 EOR 名下。因此,EOR 的存在,能够确保出海企业在安全合规的情况下,快速招聘当地员工,在目标市场完成实际拓展。
在哪些情况下,出海企业需要 EOR 服务?
在企业出海远征的过程中,EOR 的功能非常强大,服务场景也十分多样。从出海企业的视角出发,企业主要在五种场景中,需要 EOR 的参与与帮助:
当出海企业有意开拓新市场,但却苦于市场前景不明朗,或仍在因公司选址、主体类型、注资方式等复杂的投资问题头疼时,EOR 就成为出海企业快速探路、抢占先机的得力助手。
通过 EOR,企业可以快速在目标市场雇佣当地员工,组建业务拓展所必须的销售、市场、售后或技术工程师团队,在当地优先探路,再根据市场表现,进一步决策。
在这种场景中,企业能通过 EOR 完美避开复杂的海外投资事项与高昂的运营成本,并快速根据市场反馈,做出高效率、高 ROI 的稳健决策,实现以效果为导向的高效增长。
👨 客户背景:
- 人工智能企业,在一轮高达数亿美元的融资完成后,决定快速布局全球市场,扩大市场版图。
🎯 挑战:
- 目标大、任务重:在 12 个月内,在 20 + 个国家与地区开展业务。
- 无现成实体,实体设立慢:客户在大部分目标市场都没有设立实体公司。而要在欧洲、拉美和部分亚太地区设立公司,流程需长达 6-12 个月。在此期间,客户都无法直接雇佣当地人员、难以拓展业务,导致错失市场先机。
💡 解决方案:
- GoGlobal 全球雇佣外包解决方案,助力客户快速、合规、高效地雇佣当地员工,并一手包揽薪酬发放、福利假期等繁琐事宜。
🚀 成果 :
- 完美达成 KPI,12 个月内成功在全球 20 个国家和地区,用 EOR 方式为客户雇佣 40+ 名员工。
对于已经确定目标市场,并决定在当地设立自建公司的企业而言,漫长的手续流程、繁琐的资质要求,常让出海企业痛失市场先机。在这种情况下,EOR 能成为出海企业迅速过桥的方案。企业能先通过 EOR 快速过渡,在当地公司完成设立前,迅速开启业务拓展。“全球市场数以百计,每个地区设立公司的时间、流程、资质要求都各有差异。以印度市场为例,企业可能需要近 2 年时间,才能成功设立当地公司。” Sissi 介绍道,“在这种情况下,EOR 就为出海企业提供了一个快速过桥的方案,能让企业推进公司设立流程的同时,不耽误拓展业务的脚步。”
3. 在并购等企业产权交易后,将员工进行剥离与迁移
当在海外市场发生了合并、收购等企业产权交易,在资产剥离的情况下,企业可能需要将员工和相应资产从现有的机构中剥离。如果买家企业尚未在当地市场设立公司,难以快速地将收购企业的老员工收归到自有体系时,EOR 服务可帮助企业收留被剥离员工,实现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。
4. 合规化管理外部合作员工,快速实现组织架构整合
在海外市场,外部合作的独立承包商、顾问、freelancer 有时候也应被归类为企业员工。错误分类可能会为企业后续的 IPO、并购、融资埋下暗雷。“如果这些合作的独立承包商、顾问、freelancer 只为一家企业工作,合作产生的收入是其唯一收入来源,工作时长达到一定指标,且工作流程由企业指导而非自主抉择,那么他们实际上应属于企业员工,”Sissi 解释道,“如果出海企业不小心将员工错误分类,可能会受到来自当地税务局的监管与惩罚。在这种情况下,出海企业也需要通过 EOR 将这些员工进行合规化管理。”
5. 其他:外包部分岗位、成本管理、薪酬福利待遇差异化管理
除了上述几种常见情况,EOR 还能帮助出海企业解决更多运营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。
- 场景 1:在一些国家和地区,如果人数超过 50 人,员工就能自发组成工会,可以通过组织罢工等活动,进行维权申诉。为了确保正常运营,不少出海企业会选择 EOR 对部分岗位进行外包,对控制员工数量上限,避免工会组织的建立;
- 场景 2:与国内不同,在一些国家和地区,基于「公平用工」原则,无论是项目员工还是长期员工,只要同属一家公司,两者的薪酬、福利待遇都需要统一标准。如果需要对两者进行差异化管理,一些企业会选择通过 EOR,将项目员工放置在单独的工资单上,实现降本增效。
在海外雇佣并管理 EOR 员工,要注意哪些关键点?
在 GoGlobal 助力出海企业进行全球招聘及管理 EOR 员工的过程中,Sissi 观察到,出海企业「踩坑率」最高的关键点主要有三个:
劳动关系合规,其实是一个大而深的话题。
企业与员工的劳动关系类型,与员工签订的合同期限、签署合同后员工拥有的权利、企业管理的合规性……所有细节都需要企业全方位考虑与深度审核。再加上不同国家的雇佣法规各不相同,如果没有对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了解与时刻更新,就可能误触合规暗雷。比如,根据欧盟 2019 年出具的新规,欧盟员工在欧盟内出差时必须提供「A1 表格」。而随着疫情居家政策的瓦解,该项法规也日渐受到欧盟社保局的关注。如果出海企业没有按照规定给差旅员工出具相应材料,可能会面临黑名单风险,甚至可能会被要求解散的严重处罚。因此,在海外雇佣员工时,企业需充分了解当地的雇佣法规,确保雇佣的合规性、避免法律风险。为了确保合规性,建议出海企业可以委托专业的当地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,来帮助企业雇佣员工。
企业要尤其注意当地在薪资、福利、假期等方面的实际执行情况,了解当地工会的作用,以及他们对员工提供的保护范围,并做好数据传输管理,尤其是个人信息保护。在进入新市场时,企业的人力资源团队不仅要对当时的劳动法环境有所了解,更要时刻关注法律法规的相应变化,快速调整招聘与人力管理策略,提升管理效率与合规保障。
3. 劳动关系终止
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,劳动关系的终止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。除了英美国家,全球其他地区对员工的保护基本都会高于对雇主的保护。因此,如果要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关系,企业需要尽可能地避免争议,以免陷入法律风险和冗长诉讼程序,产生财务损失。而在产生争议的情况下,企业也应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对策,尽量降低自身面对的风险,减少损失。
👨 案例背景:
- 某合作客户的 EOR 员工在雇佣期间,出现了不按时完成工作、造成了损失、伪造报销单据等明显失职行为。
- 客户希望能与该员工尽快终止雇佣关系。
🎯 挑战:
- 该员工聘请了当地的劳动法律师,想用持久战的方式,把客户拉入诉讼流程。
💡 解决方案:
- 收集证据:帮助客户仔细收集、分析了员工各类违规证据,为后续谈判积累证据。
- 及时止损:终止该员工的工作行为,避免客户利益进一步受损,并将该员工召回 GoGlobal,另行安排工作。
- 深入沟通:GoGlobal 合伙人基于事实依据,亲自与该员工沟通,高效推进事情解决。
🚀 成果:
- 在意识到毫无胜算的情况下,该员工与客户达成了遣散费协议,最终成功完成解雇流程。
- GoGlobal 为客户及时止损,降低了用工风险,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。
面对全球数百个国家和地区,及其各不相同的招聘法规,出海企业稍不留神,就有可能在跨区域招聘或人力管理问题上触礁。在难以分神兼顾业务拓展和法规研究的情况下,建议出海企业选择与专业、靠谱的 EOR 合作,专人专项、事半功倍,安全、合规、稳健地实现全球增长。